一、合约是什么?——从期货到永续
在币圈里说的“合约”就是一种加密货币衍生品:你并不真正买入或卖出比特币等现货,而是与交易所签订一张“价格合约”,用少量保证金就能押注未来价格涨跌(说白了就是买涨买跌,押注),过程中可加杠杆、随时平仓,盈亏只在账户里用稳定币或比特币结算,合约本身不会把真实的币转到你手上。
给普通人的一句话解释
合约交易 = 用少量押金下注「币价未来涨还是跌」,不需要真的把币买进或卖出,结果只按涨跌差额结算赚亏。
为什么它叫“合约”
-
不是现货
-
现货:花 1 BTC 真实买 1 BTC,钱包里多了 1 BTC。
-
合约:跟交易所签一张价格合约,约定「若价格涨/跌,你得付我 or 我付你」。双方只对比价差,合约结束后各自账户加减盈亏,手里并不会多出真 BTC。
-
-
保证金 + 杠杆
-
你只需存一小部分保证金(如 100 美元)就能开 1 000 美元的仓位(10 × 杠杆)。
-
价格波动 1 % 就可能让你赚或亏 10 %,放大收益也放大风险。
-
-
随时可以做空
-
现货要先有币才能“卖”;合约允许直接押注下跌(做空),赚取价格下跌的差价。
-
-
永续 vs. 交割
-
交割合约:有到期日,像传统期货。
-
永续合约:没有到期日,通过“资金费率”机制让合约价贴近现货,成为交易量最大的品种。
-
一杯咖啡的类比
-
你和朋友都没真正买咖啡。
-
你说:“下午 3 点咖啡如果涨到 30 元,你赔我 5 元;跌到 20 元,我赔你 5 元。”
-
双方仅比价格结果,3 点一到按约定结算 5 元,这就是最简单的“合约”。
初学者该记住的 3 个关键词
关键词 |
通俗理解 |
关键风险 |
---|---|---|
保证金 |
押金,赔不起时就被强平 |
押得越少越危险 |
杠杆 |
放大倍数(2×、10×…) |
越大越容易爆仓 |
强平 |
押金不够时系统自动平仓 |
可能瞬间亏光保证金 |
一句总结: 合约交易像“价格差额赌局”,用小押金放大赌注,可做多也可做空,赚钱亏钱都只看最终价差,不会真的交割比特币;因为有杠杆,风险与收益同样被放大,新手务必小仓位、低杠杆。
1.1 交割合约
交割合约与传统商品期货类似,规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比特币或以太坊。芝商所(CME)自 2017 年推出比特币期货,为加密资产提供了受监管敞口 。
1.2 永续合约
永续合约没有到期日,价格通过资金费率锚定现货,成为加密市场最活跃的衍生品;全球约 70% 的加密交易量发生在永续市场 。
-
资金费率为正时,多头付费给空头;为负时则反向付费,用于使合约价格贴近现货 。
-
交易者只需维持保证金即可无限期持仓 。
1.3 合约与现货的区别
维度 |
现货 |
合约 |
---|---|---|
是否交割资产 |
立即获取币 |
到期/无到期,仅盈亏结算 |
杠杆 |
无或低 |
高(2×-125×) |
收费机制 |
手续费 |
手续费 + 资金费率 |
二、核心机制拆解
2.1 杠杆与保证金
合约允许用小额保证金撬动大仓位。例如 10× 杠杆,投入 1 BTC 保证金即可开 10 BTC 名义仓位。若市价逆向 10% 即触发强制平仓,亏光保证金 。
2.2 强制平仓(清算)
当保证金率跌破维持保证金,交易所会自动平仓防止负债,整个流程由风险引擎执行 。
-
清算价=触发强平的标记价格;
-
触发前交易所会发出追加保证金(Margin Call) 。
近期以太坊 ETF 通过前后 24 h 出现 1.5 亿美元多头清算示例,显示杠杆头寸集中时的放大效应 。
2.3 资金费率
OKX 与 Binance 等平台每 8 小时结算一次资金费;费率由合约价格与现货指数价差决定 。
-
正费率→多头支付,鼓励做空;
-
负费率→空头支付,鼓励做多。
2.4 标记价格与指数
为防止单一交易所价格操纵,平台采用多家现货交易所加权均价作为指数价,再衍生出标记价用于计算盈亏及清算阈值 。
三、实操示例:BTC 永续 10× 做多
-
入金 1 BTC 作为初始保证金;
-
在 100 000 USDT 标记价做多 10 BTC 名义仓位;
-
若资金费率 +0.01%/8h,则每 8 小时支付 10 BTC×100 000 USDT×0.01% = 100 USDT 费用;
-
若 BTC 下跌 9.5%,保证金率低于维持水平,将被系统强平,损失全部保证金。
四、为什么“合约”风险高?
-
高杠杆放大波动:现货 10% 跌幅在 20× 杠杆下即爆仓;
-
资金费率不可控:费率极端时成本大幅飙升;
-
流动性挤兑:剧烈波动期批量清算加速瀑布下跌 ;
-
监管真空:多数永续平台不在 CFTC、FCA 等监管之下,存在对手方风险 。
五、监管与合规动态
-
受监管期货:CME 比特币和以太坊期货在美国受 CFTC 监管,杠杆与风险控制标准化 ;
-
永续合约:因无到期日、美监管禁售,美国用户被限制交易 ;
-
趋势:EU MiCA 与香港《虚拟资产平台条例》均将衍生品纳入许可范围,未来跨境合规门槛提高。
六、散户参与合约的实用建议
-
杠杆≤5×:留足保证金缓冲;
-
设定止损:不要依赖平台强平;
-
关注资金费率日历:高费率时减少持仓;
-
避免梭哈单边:可用小仓对冲或套利;
-
选择合规平台:优先 CME(受监管期货)或已取得牌照的交易所。
结论
“合约”让加密市场拥有与传统金融衍生品相当的对冲与杠杆工具,但资金费率、强平规则与监管空白令其风险远高于现货。普通投资者若想涉足,应先弄清 杠杆—保证金—清算 三角逻辑,严格控制仓位,并关注各国最新监管动向。只有充分理解机制与风险,合约才能成为管理仓位、提高资金效率的工具,而非财富毁灭器。
bitxora.com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itxora.com/jinjie/4151/